從回覆的結果發現, 雖然是同樣的履歷表, 但是, 本地名字的面試機會, 遠遠高於外國名字40%. 甚至採用英文名(first name)+外國姓(last name)的面試機會, 都比完全外國名+外國姓的面試機會高. 比如John Zhang的面試機會, 就比Chin Chu Zhang的面試機會高.
這個研究報告結果一出來, 很多報紙都詳加報導. 當然也引發一陣熱烈的討論. 甚至有人直接又說, 根本就是種族歧視作祟...
我是覺得也許這個問題的背後, 的確有一些"歷史"的因素. 但是, 與其大聲抱怨, 還不如看清這個事實帶來的機會和突破點.
更明白的說, 我們繼續和本地人吵"他們為什麼一直仍有種族歧視?"根本無濟於事. 因為, 我們的目的是要有工作機會. 所以, 正面的看, 高於40%的機會, 那也許我們就入境隨俗取個英文名first name, 當成工作職場的名字, 但是仍然保留我們的姓last name. 而像護照, 公民卡, 楓葉卡這些重要文件當然就保留我們原來的姓和名. 就像我們會取個好記好念的名字, 原因就是好名字會帶來好運氣.
而且, 高於40%的機會, 並不代表完全沒有機會, 還是有很多明理就事論事, 以才德為用人標準的公司. 所以, 我們仍然可以在這裡抓住機會.
所以, 入境隨俗的調整, 我覺得是必要的, 與其耗在無謂沒建設性的吵吵鬧鬧中, 還不如正視這個事實, 並從事實中找出突破的機會.
所以, 對我而言, 取個好唸的英文名first name, 只是找到工作的一項訣竅而已. 不用看得太嚴重.
而且, 如果我們要捍衛文化啦權益啦平等啦, 在原生國家是不是才有意義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