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

移民的三個期待

前一兩個月, 正在準備著"如何面對移民文化適應和失業情緒起伏"講座的時候, 突然恍然大悟歸納出"移民的三個期待".....看著看著, 自己都覺得得意. 因為, 原來四年前的自己, 一直就是以這樣的心態, 帶著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移民來到了溫哥華...加上後來因緣際會, 在上蒼的福報安排下, 從事幫助新移民求職的工作, 親身經歷也觀察到原來很多人都有這樣類似的期待.....所以, 當整理出來之後, 自己左看右看, 就無法控制的突然哈哈大笑! 原來心結就在這裡....不過, 說真的, 因為已經走過這些情緒起伏, 所以, 現在可以坦然大笑...但是, 對於還在經歷當中的朋友們, 真心希望這些話語能有一些點醒的功能....因為, 態度決定方向和行動!!!

所以, 我歸納新移民的三個期待就是:

一. 所以加拿大人都要熱情的歡迎我們, 不可以擺臉色給我們看, 要熱情擁抱我們的到來!!
二. 要慢慢和我們講英文, 不可以講太快或是講本地俚語; 也要慢慢的聽我們說英文!!
三. 既然我們是專業技術移民, 所以要雙手奉上工作機會!!

我覺得自己這三四年來最大的變化, 就是已經從外來人的角度, 改變成從加拿大人的角度在看事情. 因為如果住在加拿大還一直以外來人的角度在看事情, 就會一直覺得自己是局外人outsider...以剛移民第一年時的外來人角度, 就會一直想著自己過去有甚麼, 而且常常拿過來和加拿大比, 然後就一直爭辯著為什麼加拿大看不到我們帶過來的價值, 爭吵著加拿大為什麼沒有這個也沒有那個.

比如說在台北買東西真方便, 7-11和頂好超市, 走幾步路就可以買到想要的雜貨; 而在溫哥華尤其是我們住的素里, 隨便買個雜貨就都得要開車. 又比如說在台灣洋傘和雨傘隨便買就有, 而這裡的雨傘不僅價格貴品質又差, 有時候就算想買也要大費周章才買的到. 再比如說台灣不要說高樓大廈就算公寓也是鋼筋水泥磚牆打造, 可是溫哥華的房子, 獨棟房子基本上都是像台灣樣品屋一樣木造蓋起來, 就連三四層樓的公寓, 基本上也都是木造的, 所以住樓上的不敢讓小孩在室內蹦蹦跳跳, 住樓下的卻要百般忍耐穿"層"而過, 擋都擋不掉無法避免的生活噪音. 還有這裡的青少年為什麼冬天或春秋季的時候, 都流行穿著有像是後兜連衣帽hoody的上衣....剛來的時候, 一直都是以過去的想法和看法, 評斷著溫哥華和加拿大的一切.....想當然爾, 那樣的經驗不是太愉快!

慢慢的, 因為很多事情的發生, 因為瞭解了, 所以, 很多事情變得很習以為常, 變得可以跟本地人的想法漸漸一樣, 變得開始用加拿大本地人的角度來看事情. 先說購買雜貨這件事, 因為這裡就是土地大加上大家講究居住空間生活品質, 所以, 超市沒有必要擠在住宅區, 就蓋在郊外或是統一規劃的購物商場, 又大又寬敞, 要買東西就可以一次買齊.

再說雨傘這件事, 很多人連下大雨都還是不撐傘; 更別說本地人不撐陽傘了, 因為一年當中陽光太少, 一但有陽光的時候, 就要享受陽光, 而一旦夏天陽光太大怎麼辦, 擦擦防曬乳液就是, 日光浴還是要做的. ps. 我自己也已經變成非常喜歡曬春天和秋天的太陽, 因為珍貴, 所以要多曬點; 夏天的陽光, 就曬早晨和黃昏不太燙的, 因為夏天的太陽到九點多十點才會乖乖上床睡覺的
, 所以, 傍晚的陽光最舒服!

若說蓋房子的材料這件事, 所有的民族都是就地取材並考量地理水土因素來建造居所的, 所以哩, 加拿大木材多地震少氣候又乾燥, 木造房屋似乎合情合理經濟又實惠.

再說青少年穿有hoody上衣這件事, 據我的觀察, 很多高中生都喜歡手裡拿著書, 跑教室或是上下學, 再加上雪花飄飄的時候, 可以稍稍擋雪又擋風, 如果戴帽子或撐傘都不方便, 所以, 視需要hoody戴上甩下都很方便.....ps. 所以在飄著細雨的時候, 穿一件擋風擋雨的hoody上衣真的很方便, 如果硬要我們家傑森先生帶著雨傘出門, 就是很不識相的媽媽了....

說這麼多, 這些小例子都只是要說明, 其實如果我們一直用外來人的角度在看事情, 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可理喻或是困難重重, 可是如果可以換個角度, 以本地人的想法和觀點來看事情, 那麼很多事情就好像變得比較能夠理解, 比較可以接受....

所以, 上面列的移民的三個期待, 我們可以換個空間來想像一下, 想像我們還是在台灣或中國的企業中階高階主管, 在公司辦的招聘會上要替公司找人; 假設現在來了一百個應徵者, 其中20位是來自印尼菲律賓的大學畢業生, 有些還有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工作經驗, 其中20位來自中東國家, 也是優秀的大學碩士有工作經驗的技術移民, 另外也有20位來自非洲或中南美洲受過大學教育的優秀技術移民.

當我們在進行面試的時候, 為了溝通的原因我們必須以英文面試, 但是, 我們心裡是不是期待這些優秀人才裡面有人可以講我們國家的語言; 而或假設現在中文是國際通用的語言, 當我們跟這些優秀技術移民用中文面試的時候, 我們會很體貼的慢慢講中文嗎? 不會, 因為理由很明顯. 企業需要找的人才是可以和團隊成員溝通, 了解企業和公司文化的人. 所以, 是應徵者要努力表現他們的溝通能力, 瞭解企業的需求; 責任在求職者, 因為是他們要找工作; 責任不在企業, 因為企業有一大把一大把的人才可以挑!

我覺得在溫哥華的就業市場就是這樣, 因為本地養成加上技術移民人才的供給大於就業市場需求, 不過, 僧多粥少並不代表找不到工作, 重點是, 技術移民的英文表達溝通和自我行銷能力, 有沒有符合企業的要求. 當然, 有一些特定專業, 缺人實在缺的凶, 所以, 專業經驗加上如果具備溝通與自我行銷能力, 只要求職技巧和方向得宜, 加上放下所有負面消極的想法, 很快就可以找到工作.

換個本地人的腦袋來思考咱們新移民的三個期待, 就可以知道這樣的期待太過天真, 太不切實際! 所以, 如果能夠面對現實, 也許我們的期待會調整, 也許我們可以比較實際的坦然的去著手我們該努力的方向和該用功的功課....

沒有留言: